微创拔牙-周宏志
第一章 麻醉相关问题
第二章 拔牙器械的使用
第三章 拔牙显露与阻力消减
第四章 分牙与阻力消减
第五章 拔牙的风险
第六章 拔牙后的处理
第七章 干槽症
本文总结自2019年,周宏志的微创拔牙课程视频。
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https://lisper517.top/index.php/archives/86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患者咽喉敏感或者怕牙误吞,可以采用下颌后缩位。牙掉到腭舌弓时,用强吸,但是注意不要刺激使患者咽反射,可以下颌后缩让患者坐起后吐出。
第一课 麻醉相关问题
1.表面麻醉,如利多、丁卡因凝胶,冷冻。注意涂利多或者丁卡因时用棉签蘸上,涂到黏膜变干。
2.笑气镇静,同时可以作为高端医疗项目。
3.注射麻醉,用细针、慢推可以缓解疼痛。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其它条件,慢推是最有效的减轻注射疼痛的手段,外科书上说1mL/min(如果真的能打这么慢,都可以不回抽了),实际可以稍微快一点,以能看见活塞在动为准。对怕痛的病人,还可以先浅层注射麻醉,然后打深部,手稳的也可以边打边进针。另外的技巧还有注射前绷紧进针处黏膜(颌面外科书上也是这么要求的)。注意回抽。
4.STA,single tooth anaesthesia,计算机控制进针,边打边进针。
其它的注意事项:
1.大多数并发症发生在注射5min内,包括一些死亡的病患。所以注射后一定留人在旁边看着病人。
2.打腭前阻滞,进针在67之间,因为针头向后;且进针向后麻到腭小N易呕吐。
3.Vazirani-Akinosi注射法:用于闭口情况打下牙槽、颊舌阻滞(实际麻醉位置平乙状切迹最低点,大概是下颌N开始分支处),进针点在上78膜龈联合的对侧黏膜,用手指压住下颌升支前缘、绷紧黏膜,平行于合平面进针,进针约5mm碰到升支前缘后、向内继续进针,贴骨面滑入升支内侧的翼颌间隙,总共进针2cm左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张口,麻药入血概率低的多,缺点是没有抵到骨面感。
4.牙周膜浸润,进针点在龈乳头两边而非颊舌侧正中,因为龈乳头处的游离龈更厚。注意保持与长轴成45°。打牙周膜应该以时间为准而非注射量,因为注射量很少,而且牙龈会发白。对于根尖周炎患牙,牙周膜浸润是最有效的,注意边打边进,针可以进到根尖附近(根据牙槽骨吸收情况,进针4mm-20mm都有可能),注意即使是松动牙也应该有注射压力。周宏志说他基本上都打牙周膜浸润,量很少,麻醉效果也好,笔者试了一下确实很好,拔磨牙最少只打0.2ml牙周膜即可,不用打骨膜上浸润。除非患牙在急性炎症期,牙周膜效果不好,可以打阻滞。
5.龈乳头浸润,从龈乳头基部进针,碰到牙槽间隔打,一颗牙打4个位置。麻醉时间短(15min左右),原理是牙槽间隔多孔。注意龈乳头坏死(只打0.2mL)。周宏志推荐新手用龈乳头代替牙周膜浸润。
6.麻药的安全剂量,2%利多15mL,4%阿替12.5mL。注意酰胺类麻药安全剂量是相加的,比如已经打了7.5mL利多,再打阿替不能超过6.25mL。
7.打麻药前的漱口,重要性超过碘伏消毒黏膜表面。
第二章 拔牙器械的使用
拔牙的力学原理有:
1.力的直接效应。
2.力的生物效应,在牙根受力后组织产生一些酶等,大约在拔牙开始5min后。
3.蠕变效应,不超过牙根的断裂极限时,持续对牙根施力,可使牙根、牙槽骨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
拔牙应该宁慢勿断,动静结合(“静”是指使牙齿在某个脱出位保持几秒,等待蠕变效应、生物效应),勿暴力、盲目操作。由于生物效应和蠕变效应,正常牙的拔除过程是 不动-微动-突然松脱 ,要保持耐心。
拔牙器械的使用
1.牙挺:
分为普通挺、根尖挺、丁字挺。挺的力学模式有楔力(把刃插到牙周膜里)、轮轴(插入牙周膜后顺、逆时针转挺)、杠杆(以牙槽嵴为支点,撬动牙齿)。另外还有一种拔牙刀,刃非常薄,只能用楔力、不能轮轴或杠杆。
牙挺的使用方法有:
(1)在刚开始拔牙时,用楔力+轮轴。以笔者的经验来说,找到牙周膜后(不要猛插牙龈)边插边转、越插越深,但是也不用插的过于深。注意,当牙齿不是很松时,都应该在近远颊或者上牙腭侧下挺,因为其它地方牙槽嵴太薄、易折裂。另外注意,要对着牙周膜插,不要沿着上颌骨前面或者下颌支外面插到其它软组织。如果找不到牙周膜,可以翻瓣去骨等。
(2)有一定松动度后,楔力+杠杆,比如简单的智齿。也需要用近远颊等牙槽嵴厚的地方做支点。
(3)单纯轮轴,用于牙比较松时,从近远中下挺,用稳固的邻牙作支点。用于临门一脚,牙很松但一直不下来时,并且手指放在邻牙上感受邻牙的松动度。
丁字挺的特点是:
(1)受口腔入路限制小。
(2)可使牙沿长轴脱位。比如一些较大的断根,水平阻生的断根等(较大的断根可以在牙根上磨出凹槽,放丁字挺的尖端);以及智齿牙胚。
(3)力量大,因为动力臂比阻力臂大太多。所以使用时不要太用力。
总之,普通挺拔不出来,可以考虑丁字挺。周宏志一般是掏下8难以用普通挺时就用丁字挺。
2.牙钳:
牙钳的用力方向比较好控制、对牙槽骨损伤小,牙脱位也不容易跑到气管里,总的来说能用牙钳拔的就不用牙挺。
牙钳的使用方法有:
(1)唇舌向摇动,缺点是容易断根、唇舌侧牙槽嵴断裂。
(2)以牙长轴为中心转动,教科书上强调只有近圆根的上13等能转动,周宏志则认为适当的转动可以避免摇动时断根(不管圆根扁根、单根多根)。类比一下,一根筷子,折断很容易,但拧断非常难。
(3)夹住牙后向外牵引。
周宏志推荐的牙钳拔牙步骤:
(0)在使用牙钳时,不要夹到牙龈,而应顺着牙轴面夹到釉牙骨质界(牙体)上;拔下牙时左手扶着病人下颌,减小TMJ受力;用力柔和、持续;全程注意保护对合牙,快脱位时用手指保护对合。
(1)夹住牙后拧转,不要求有明显移位。此时会对牙周膜施加较为均匀的力,产生力的生物效应、蠕变效应。顺时针拧转,静止数十秒后再逆时针拧转。笔者认为也可以结合唇舌向摇动,夹住患牙后转圈。
(2)牙松动后,开始结合牵引力,一边顺逆时针转、一边往外牵引,多根、扁根的转动角度小一点。
对骨粘连等稳固的患牙,拔一会儿休息一会儿,等待酶对牙周组织的水解,使病人和医护得到休息。不管是牙钳、牙挺,都不要暴力拔牙。周宏志分享案例,以前半罐水的时候感觉能一把挺拔天下,一次拔下8牙根时病人咽下(如果用牙钳,牙根就不会乱飞,肯定是夹稳的),2个月后剧烈呛咳,气管镜发现牙根到支气管里了。
第三章 拔牙显露与阻力消减
一、翻瓣
翻瓣的目的主要是暴露术野,找到下挺处,消除软组织阻力。
1.切开翻瓣
(1)基本要求
切开前用手指牵拉紧绷黏膜,方便观察下刀位置。
翻起包括黏膜、骨膜的全厚瓣。这就要求剥离器头紧贴骨面。
基部比游离部宽,保证血供。
纵向切口往近远中扩展1-2个牙位,保证术野,也保证瓣复位后下面有骨组织支撑。
避免损伤颏、舌N,腭前NAV等结构。比较特殊的是鼻腭N,有时在拔上前多生牙翻瓣时可能切断,尽量保护,但即使切断了也不会有什么症状,而且鼻腭N是可以再生的。
(2)瓣的分类
a.封套瓣:只切龈沟内(水平切口),然后钝性分离。在龈乳头处注意保证龈乳头的厚度、完整性,不要术后坏死了。一般用于一些牙龈里的残根。
b.三角瓣:龈沟切口+近中/远中纵行(平行于长轴)松弛切口,松弛切口接近龈缘时拐弯、使切口与龈缘垂直相交(交于龈乳头基部,牙的近中或者远中轴面角,不要在龈乳头正中垂直切开)。这样的松弛切口接近牙龈血管走行,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另外,三角瓣还能向松弛切口的另一侧扩展。
c.矩形瓣:龈沟切口+两侧松弛切口。拔牙很少用,一般是种植骨移植、根尖外科用,扩展性差。
d.弧形瓣:相当于一刀矩形瓣,但在牙龈上而非龈沟内做水平切口。缺点是切断血管多,扩展性差,基本不用。
(3)其它注意事项
在下颌舌侧翻瓣时注意此处黏膜薄,翻瓣时翻瓣器在黏膜下,需要用手隔着黏膜摸翻瓣器以作保护。
(4)下颌智齿翻瓣
下智齿舌侧翻瓣注意保护舌N,舌侧尽量少做剥离,拉开就行了。
a.标准三角瓣:在7的远中、智齿的位置近远中向切开,顺势切到7的龈沟内、直到7的近中轴面角,然后做松弛切口。标准瓣的缺点主要是松弛切口缝合困难,有时松弛切口基部切到小血管、出血多。
b.Szmyd瓣:相比于标准瓣,龈沟内只切到7的远中轴面角,然后与长轴平行向下切1cm左右,再弧形拐弯、沿下颌支向前适当延申。周宏志推荐,松弛切口好缝,且能向近中扩大翻瓣。
c.封套瓣:用于高、中位阻生。
d.改良瓣:水平切口在7的膜龈联合处,保护7的附着龈。
(5)上颌智齿翻瓣
在颊侧翻瓣时尽量只做封套瓣。如果做松弛切口,颊脂垫容易膨出来,想扩大范围就向前延申封套瓣。腭侧翻瓣时,注意8腭侧的腭前NAV,全层翻瓣可避免损伤。
(6)其它
水平切口从近中向远中(一侧到另一侧)剥离,松弛切口则应从中部开始剥离。
如果骨膜粘连在骨面上,可用手术刀锐性分离。
二、去骨
去骨的主要作用是显露患牙,去除骨阻力。
牙槽骨中,皮质骨再生慢,硬板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大,所以去骨主要去除的是松质骨。具体来说,唇舌侧牙槽嵴(骨皮质为主,薄)、牙槽间隔(较厚的骨松质,对保护邻牙有重要意义,可以少量去除)需要尽量保护,牙根间隔的骨松质可较多去除。再具体来说:
1.上颌牙普遍颊侧牙槽骨更薄(除了上6),所以不用颊侧做支点(可用近远颊、腭侧);上颌结节处厚度变化较大,有些人上颌结节薄、易折裂甚至损伤腭前NAV;牙根离上颌窦近。
2.下颌普遍骨皮质更多,前牙唇侧牙槽嵴薄,智齿处颊侧牙槽嵴较厚、可做支点;智齿舌侧骨板薄、易折裂;智齿根尖离下牙槽N近。
3.由于牙槽骨的愈合需要血凝块稳定存在,所以最好能保留颊舌侧完整骨壁。对于过高的牙根间隔,愈合后可能引起黏膜受压疼痛,可以去除到牙槽骨内部。
4.去骨尽量用专门的45°外科手机,因为它的驱动气流从后面喷出来,不会引起皮下气肿。冷却水尽量用无菌水,钻头用较长的裂钻或碳化硅球钻(裂钻相比碳化硅钻,更高效,但也更容易损伤神经,浅层时还容易卷入软组织、造成损伤),简单去骨用裂钻,离解剖结构较近时用金刚砂钻。
5.去骨也可用超声骨刀,其特点是不损伤神经血管(可能和石膏刀一样),缺点是发热大,深部去骨尤其需要注意冷却。
去骨分类:
1.全层去骨,比如根尖手术定位。要求是先小范围去骨定位,找到根尖后再扩展去骨。磨釉质的手感明显比牙槽骨硬,但牙根的手感和牙槽骨差不多。
2.楔形去骨,用仰角手机贴着牙冠、在牙根周围去骨。需要注意,楔形去骨得到的间隙不能下挺,而应作为牙松动的间隙,只能在去骨处对面或邻近处下挺。另外,楔形去骨不宜超过牙根的1/2,以免损伤下牙槽、舌N。
3.方块去骨,比如一些在下颌支下缘的低位下颌智齿等复杂病例,将下颌角的皮质骨以方块形切割取出,拔完牙后再复位回去。
断根去骨:
1.上下前牙根折,由于此处唇侧牙槽骨薄,可于唇侧开窗、将牙根向合方推挤取出。如果只从牙槽窝下挺,牙根可能突破唇侧骨壁进入颌面间隙。
2.上下前磨牙断根,可在近中或远中增隙去骨,从去骨对侧下挺。
3.磨牙,可水平去牙根间隔暴露断根,在断根周围增隙去骨。
使用刮匙取断根,应该用刮、拨、摇、转等各个方向的动作。
对于智齿去骨,要暴露其冠周最大径(类似于外形高点),使得挺能放入最大径根方,上颌智齿向远中、颊侧、合方挺出患牙,下颌智齿挺出的方向则较多变(下智齿拔除的原则是沿长轴脱位,避免损伤下牙槽N)。另外,下智齿下方有16-25%的人有磨牙后管自下颌管分出,损伤磨牙后管时可能有较严重的动脉出血,因此一定要结合影像,下智齿远中去骨最好不超过4mm。总的来说,上智齿去骨一般都是暴露冠周即可,比较单一;下智齿颊侧为外斜嵴、可以较深楔形去骨,远中去骨注意紧贴牙面、尽量4mm内,舌侧靠近舌N、在视野清楚时可以少量去骨。
第四章 分牙与阻力消减
分牙的目的是去除骨阻力、邻牙阻力,减少去骨。超声骨刀的优点是精确、不伤软组织,但是贵、效率低;仰角手机则要求一定的经验。分牙需要注意,分切而非磨除,分切后的牙体有一定的强度、可以挺动或夹取不碎。一些比较腐朽的断根,一挺就碎,第一步就应该分牙,而非直接挺。
各牙位分牙:
1.前磨牙及单根牙,最好近远中向分一刀,将牙分为颊舌两半(符合牙根,颊舌侧骨壁薄弹、牙根易松动)。具体的方法是磨到牙根长度的1/2-2/3,然后将挺刃插入分牙裂隙中转动,将剩余牙根也分为两半。尽量只分牙,在深处无法直视时体会手感。深处的断根,则去骨更好一些;如果已被牙槽骨覆盖的深部断根,可以直接全层去骨开窗。
2.磨牙,根据牙根形态来,分切到根分叉处的根间牙槽骨(流出血来就表示磨到牙槽骨了)。比如上磨牙先分颊腭,再分近颊远颊,分完两刀后先取颊侧根后取腭根(增加腭根颊侧间隙);下磨牙一般分为近远中根。对于特别扁宽的磨牙根,还可以进一步分根。
3.上智齿脱位方向单一,尽量不分牙而是去骨,只有近中高位阻生需要把近中牙冠去一点。
4.下智齿脱位方向多变,根据骨阻力、邻牙阻力决定分牙去骨。另外要注意下牙槽N,比如近中低位,分切牙冠的2/3-3/4、然后挺裂,不要把牙冠磨穿。
多根牙即拔即种时,分牙后不用急于取牙,而是可以先备种植洞,打完种植洞后再拔牙,或者也可以取下牙后再安回去备洞。植骨的关键是骨粉稳定,不能在拔牙窝乱动。
断根是否要取:没有炎症,也不影响种植、正畸等后续治疗,强行取可能造成附近神经等重要结构损伤的,即使5mm的断根也不用取。
第五章 拔牙的风险
可分为局部风险和全身风险。
1.局部风险
一定要拍术前影像,最好是CT。
(1)下牙槽N损伤,器械切割、牙根压迫等,术前影像很容易看到。总体发生下牙槽N的几率约6%。
(2)舌N损伤,可能舌侧保护不足,或者舌侧麻药打快了。舌N损伤的后果更严重一些,味觉、说话都可能受影响。舌N在正位高位下8的舌侧0.5-3mm处,高度则离CEJ有2-8mm,涉及舌侧去骨要直视、谨慎,翻瓣紧贴骨面、牵拉不要太用力。
(3)颏N损伤。
(4)腭前N,鼻腭N等其它神经。腭前N,腭侧翻瓣时注意一下;鼻腭N损伤了也没什么症状,而且能恢复,尽量保护。
(5)上颌窦,拔牙时注意分牙去骨,避免盲目掏根导致根进入上颌窦。一些上牙根尖炎导致的上颌窦炎,拔除后谨慎刮除肉芽,留下不填塞(用碘仿等填塞反而导致后续穿孔)的拔牙窝以利引流(如果没有上颌窦炎就用明胶填塞)。
(6)邻牙损伤,尽量不用邻牙做支点(除非患牙已经很松),邻牙有修复体时术前告知修复体损坏的风险。
2.局部感染
(1)慢性炎症可以拔牙,急性炎症(牙龈红肿、面部肿胀等脓肿表现,血常规异常)暂缓拔牙。急性智齿冠周炎时,可以先拔对合智齿,减少咬合刺激(孕妇常用)。
(2)放疗,双膦酸盐(骨质疏松,骨肿瘤,风湿等)等其它治疗,可能导致拔牙后迁延不愈。
(3)牙骨质骨形成不良,影像表现为牙骨质肿大、根尖周低密度,但是患者没什么症状,不应急于RCT和拔牙。
(4)石骨症,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合理用药是预防局部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
(1)术前含漱,氯己定等漱口水可显著降低干槽症概率。用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
(2)术前0.5-2h预防性给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难度大的也可输液。
(3)术后用药,根据拔牙时间、难度等考虑。除了控制感染,也可以用布洛芬等镇痛。
最后,无菌操作也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3.全身风险的控制
(1)看病人状态,问:过敏史、手术史,心功能(爬楼气喘,心绞痛),凝血障碍,感染相关(糖尿病,肝肾)。
(2)孕期,简单牙可在孕4-6月拔除,复杂牙只对症治疗。禁用碘制剂、四环素、甲硝唑等。
第六章 拔牙后的处理
神经、上颌窦损伤,颌面部间隙感染等。
1.出血
出血的原因有创伤,血管变异,抗凝药,凝血性疾病,局部炎症等。
(1)减小创伤,顺着血管走行设计切口(还要注意钝性分离时,牙龈撕裂的出血比切一刀多),减小去骨、翻瓣范围。
(2)腭前A等动脉出血,首先填塞压迫。口底损伤,压迫止血、不缝合,避免舌后坠窒息。磨牙后管等以预防为主。
(3)骨组织出血,拔牙窝内首选填塞。拔牙时勿盲目暴力损伤上颌结节、下颌舌侧等结构。可以常规填明胶海绵+缝合(不要光缝不填,因为里面容易形成无效腔。缝合后还可以用棉球挤压黏膜、挤出血液,也是避免无效腔),注意无菌,也可以稍微露出一点海绵作为引流。另外,碘仿纱条只用于严重出血、感染性拔牙后。最后,明胶海绵一般两大块也就¥15,坚持打开后只给一个病人用。
常规拔牙出血:确定出血位置,Ad棉球填塞;如果能继续拔牙,就尽快操作;拔牙后,先填塞较松软的明胶海绵,然后加压填塞碘仿纱条,缝合后咬半小时纱球,止血后出院,1-2周复诊。病人走时带个纱球,出血时咬纱球+茶包(茶多酚辅助止血)。术后48h内冷敷减少出血,48h后热敷活血化瘀。
2.其它导致出血的疾病与特殊情况
(1)血管畸形
(2)贫血,血友病,艾滋等
(3)饮酒导致肝功能损伤,凝血因子减少
(4)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拔牙前1-2w停药,如果不能停药也能拔,做好止血措施),华法林(术前3d停),波立维(停1w),一些中草药。一定要问开药的医生
(5)牙槽窝无血,可能由于:
a.Ad。健康患者无需担心,即使拔牙后牙槽窝内无血,Ad失效后牙槽窝内也会形成血凝块(反跳性出血),为了出血而刮反而引起创伤
b.骨髓炎死骨。死骨已脱离的,取出后碘仿纱条引流;死骨边界不清的化学性骨髓炎,上颌刮或磨掉死骨(注意保护上颌窦),下颌较硬,需要仔细磨除死骨后碘仿纱条引流
c.牙骨质形成不良等其它疾病
d.双膦酸盐,骨质难以新生,拔牙要慎重
3.周围组织损伤与牙移位
原因有盲目操作、暴力、脱位方向错误等。
(1)断根:5mm以下的断根,根尖周无感染等病理情况,不影响后续正畸种植等治疗,术中无法控制出血、看清断根的,都可以不取。
(2)上颌窦损伤:若牙进入上颌窦、舌侧间隙,相应开窗、翻瓣取出。
上颌窦穿通的,可捏鼻开口鼓气验证。
机械穿通的处理:
a.1-2mm的小口或者2-6mm的中等口,填塞海绵+缝合。勿用碘仿、纱条等无法降解的材料(碘仿应该是机体可以吸收的,这里应该是指碘仿和纱条一起)。
b.7-10mm的大口,填塞后在牙槽窝表面放碘仿纱块,缝合固定。
炎症穿通的处理:
刮掉肉芽,但勿扩大牙槽窝口;不填塞缝合、先引流,勿剧烈运动、吸管、喷嚏、烟酒,全身用抗菌药,滴鼻剂。
(3)下牙槽N损伤:机械损伤或者超声骨刀的热损伤等。必要时可以改做牙冠切除:拔牙很可能会损伤下牙槽N等重要结构,无牙髓根尖周病,只去除牙冠(牙槽嵴顶下方1mm),然后将黏膜缝好,术后可能有松动,持续疼痛,感染,牙根移位;还可以选择正畸拉出智齿后拔除。已经发生神经损伤,早期可用1周地米减轻水肿,后续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如VB1、B6、B12、谷维素,用2w停一段时间后继续。
神经损伤的检查方法:
a.轻触觉,用棉捻轻划皮肤。
b.两点辨别觉,能分辨出两点的最小距离。
c.痛觉,大头针。
在下颌管中,静脉最表浅,而动脉与神经并行,所以损伤静脉时可能神经是好的,损伤动脉时神经一般也损伤了。
(4)术前发现阻生牙导致邻牙根吸收,常规拔牙后邻牙不一定RCT,一般也是可以牙髓血管再通的。
第七章 干槽症
诊断要点是痛+牙槽窝空虚,多发生在下智齿,感染表现则不明显。而牙槽窝感染一般是污秽肉芽,可能伴脓,术后会越来越痛。干槽症还应与张口疼痛、周围组织损伤等鉴别。
1.干槽症的原因
创伤挤压牙槽骨,长时间拔牙。其它原因还有抽烟,牙周差等。局部细菌感染是干槽症的重要原因。
其它还有年龄(20-40y最好发),避孕药,三角瓣而非封套瓣,缝合太松,吸管、漱口,残留死骨。
2.干槽症的处理
以止痛为要点,等待自然愈合。可以局部用一些专用于干槽症的药物敷塞,或者0.12%氯己定漱口或冲洗(杀菌的都可以,稀释2倍的碘伏等),服用芬必得等。一般是服芬必得+0.12%氯己定冲洗+敷派力奥(盐酸米诺环素)。
错误的处理方法包括:
(1)刮净、出血,会加重疼痛。(2)碘仿纱条填塞,无法愈合。(3)局部用丁香油,止痛好但愈合慢。(4)长时间用抗生素。
3.牙槽窝感染的处理
刮干净+冲洗,抗菌,海绵。
4.干槽症的预防
微创拔牙,术前有感染时预防用抗菌药,术前术后氯己定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