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献阅读
一、牙体牙髓
二、修复
三、外科
四、儿牙
五、正畸
本文总结自各种来源的论文,主要来源是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可以自由下载,感谢川大华西。文中摘抄一些笔者觉得有用的结论(可能理解有误),笔者的点评,并附上论文的下载链接。一些很有用的文章,笔者会标记为 “这篇文章不错” 。
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https://lisper517.top/index.php/archives/2526/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牙体牙髓
(一)牙髓治疗
第一节 根管预备器械
1.2007-ProTaper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成形效果的评价
下载链接
(1)F2和F3对根管弯曲度的改变差不多。
(2)PT对弯曲根管中段的凹侧壁和根管口的凸侧壁有过度切割的趋势,但根尖的偏移量很小(0.021mm左右)。
这个实验方法是对树脂根管,而且PT在根尖只停留1s,所以根尖的偏移量不大。PT、PT Universal都是比较硬的镍钛锉,容易把根管拉直,一般用SX开口时都要往外侧壁提拉(一般也就是根管口的凸侧壁)。为了防止根管带状侧穿,可以注意一下主锉的号数或者换软锉,不过笔者一般都统一扩到25号、没有参考初尖锉,除非C形根(内侧壁一般较薄)有时只扩到20。
2.2008-不同根管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实验研究
下载链接
(1)比较手用K锉、手用PT、机用PT,发现镍钛器械能更好保持原根管走向、保持根尖孔形态;机用PT比手用PT,停留时间过长会造成过度切削、根尖孔扩大。
3.2005-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应用
下载链接
(1)镍钛机用器械好,但是需要小心器械分离。
第二节 正常根管治疗
1.2016-不同冲洗方法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的效果比较
下载链接
(1)超声锉最好能在根管内自由震动,所以需要预备到一定锥度后才用超声,超声能到的深度一般是尖端+3mm,超声+镍钛器械可进一步提高清除效率。笔者一般是预备过程中仅冲洗,预备后(预备后即刻,去除封药时,根充前)冲洗+超声,看来以后有必要超声+手用锉结合。
(2)超声冲洗去除氢氧化钙的效果是第一梯队。
2.2022-根管内氢氧化钙残留对根管治疗的影响
下载链接
(1)影响氢氧化钙残留的因素有:
①根管解剖。氢氧化钙主要残留在根尖1/3、峡区、不规则区。在根尖主要是距根尖孔0-1mm处。
②赋形剂。包括水溶性、黏性、油性赋形剂,添加赋形剂后操作性增强,但清除率降低。
③冲洗方式。主要为了突破根管下段的气锁效应,笔者理解为根尖的气泡。但目前没有方法能彻底清除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钙残留的影响:
①降低根充的密闭性。主要是阻碍根充糊剂与牙本质的机械锁合、化学粘接,降低根尖封闭能力。
②降低牙齿的抗折性。因为碱性的氢氧化钙可中和、溶解牙本质的有机成分,或使其变性;增强MMP活性。建议氢氧化钙封药不超过1m。
(3)感染根管中细菌可侵入牙本质小管内300-500μm。
(4)建议超声尖比WL短1-2mm,避免与根管壁接触形成台阶。笔者认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只能尽量把超声功率调小。
3.2004-根管治疗难度系数临床评估标准
下载链接 这位更是重量级
4.2008-糊剂输送方式对根尖封闭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链接
(1)本实验比较了用主尖、用K锉、用侧压针,3种方式输送AH PLUS,侧压法根充,发现用主尖输送AH PLUS可获得最好的根尖封闭,副尖带不带糊剂不影响。笔者一般是根管内打SP到溢出,牙胶尖不蘸糊剂,就是用的SP稍微有点多。
5.2023-开髓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载链接
(1)微创开髓降低了患牙应力集中,但过分微创开髓并不能提升抗折性,可能是因为微创设计破坏了直线通路。
(2)颈周牙本质,一个偏向于临床实践的概念,指牙槽嵴顶向根方、向冠方各4mm范围内的牙本质。颈周牙本质和牙本质肩领有相通之处。
(3)微创开髓可分为保守、超保守、改良开髓。由于目前尚无定论,所以分类比较杂乱。
(4)保守开髓,从中央窝开髓并探查根管,有必要时可以做最小程度的洞形扩展。
(5)超保守开髓/忍者,在合面中央磨出一极小的洞形以供器械通过,不延伸。
(6)根管口导向开髓/桁架开髓,于根管口在合面的投影处开髓,主要用于多根的后牙。
(7)改良开髓,理念与传统开髓几乎相同,稍微保留髓室顶,强调器械进入弯曲根管时的角度。
(8)目前对于微创开髓、传统开髓的牙体抗折性比较,用计算机模拟(不一定是实际情况)或者离体牙实验(牙只能折一次)。
第三节 根管再治疗
1.2022-不同方法去除根管内充填材料的效果评价
下载链接
(1)WaveOne单支锉和PTU在机械去除根充物方面的效果差不多,大约有5%面积的根管壁残留根充物,根尖残留更多。WaveOne可在无通路的塑化根管使用,且操作时间更短。
(2)镍钛器械在根管内约有4%的盲区。
第四节 保髓治疗
1.2023-不可复性牙髓炎恒牙的活髓保存治疗
下载链接
(1)传统的活髓保存一般用于非龋露髓、可复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无论有无根尖周炎)、成熟恒牙不适用。
(2)临床无法准确评估牙髓状态,而且即使组织学上判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或者影像见根尖周炎(根尖周炎不代表牙髓坏死),牙髓也可能有干细胞、愈合潜能。
(3)只要有活髓存在,都可以进行活髓保存。判断是否活髓的方法有:冷热电测(冷测最有效),无麻醉去龋有疼痛(注意区分根尖周痛还是牙髓痛),有成形的牙髓或出血。对于根尖周炎患牙可揭顶探查根管,有人认为根方有阻力或有疼痛感也代表活髓。
(4)建议:①上障。②放大镜观察,切除坏死牙髓,直到均匀红色、成形的健康牙髓。③牙髓断面止血,这主要是影响盖髓材料的封闭性,可用1.5-3%次氯(笔者感觉1%就够了)冲洗止血,消毒纸尖擦干。④建议用硅酸钙类的生物陶瓷,但是氢氧化钙也可。⑤盖髓后建议用永久材料进行完善的冠方封闭。
(5)对不可复性牙髓炎进行活髓保存,成功率是比可复性低一些。另外术前有剧烈疼痛的也会低一些。
(二)树脂充填
第一节 树脂充填材料
1.2023-10种复合树脂颜色稳定性与吸水溶解性研究
下载链接
(1)相同染色时间下的染色能力,咖喱 > 红酒 > 咖啡。笔者感觉可能和品牌也有关。
(2)Magnafill Putty和Ceram X One Universal颜色最稳定,前者的吸水性、溶解性较低。
(3)树脂的外源性着色主要与吸水性有关。树脂基质吸水后与无机填料脱粘、出现微裂隙;而且色素会随水一起被树脂吸收。
笔者一直以为树脂是不亲水的,看来还是会少量吸水。打磨旧树脂后可以用酒精擦一下,因为树脂粉溶于酒精。
第二节 操作方法
1.2008-根管壁不同处理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下载链接
(1)根管壁的管周牙本质厚400nm,表层的管周牙本质厚750nm;而且根管壁的牙本质小管更密、更粗。总的来说,与树脂的粘接力,表层牙本质 > 髓室壁牙本质 > 根管壁牙本质。
(2)这篇文章可能因为写作时间较早,仍然主张去除玷污层。提出的方法有:
①酸蚀剂,并且认为10%枸橼酸优于37%磷酸。
②联合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 inetetraacetic acid,EDTA)和次氯酸钠,可完全去除玷污层。EDTA与无机成分螯合,形成可溶于水的螯合物;且在过程中释放H+,反过来抑制螯合过程,所以EDTA的脱矿作用有自限性、较温和。次氯酸钠溶解胶原纤维等有机成分,分解产生的氧气有害于树脂粘接。总的来说,作者认为5.25%次氯酸钠和15%EDTA联合应用比较好,笔者猜测意思是中间不用盐水置换,以形成四代粘接剂需要的全酸蚀效果。笔者的理解是不用盐水置换相对于用盐水置换,更接近于全酸蚀的效果。
③不建议用双氧水。可用氯己定,因为抑菌、抑制MMP(matrix metalloproteinase,基质金属蛋白酶,脱矿后的胶原纤维溶解产生)。
④激光处理,当时作用还不是很明确。
(3)过分干燥牙本质表面,会导致出现大树脂突而非微树脂突,前者降低粘接强度。笔者用的八代没有过分在意这个(都是直接吹干,靠近吹10s左右,听刘婧晋说的),本文指的可能是四代全酸蚀。
2.2014-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
下载链接
(1)检查色斑是否去净,可用白色棉球置于洞内对比。
(2)牙齿显得过宽时,可:
①将边缘嵴向中线偏,也即缩小固有唇面。
②用稍暗的高透树脂补邻面。
③轻压龈乳头使冠延长。笔者理解为使唇面的合龈更长,长宽更和谐。
④冠延长。
(3)作者不建议用聚酯或金属成形片,因为:
①邻面外形把握不准。(但是没有成形片岂不是更不准)
②不易控制触点。
③龈壁较低时,易毛细造成不易发现的龈沟液污染。(笔者一般是补的过程中也吹几次)
④邻接可能过紧或过松。
作者邻面成形的方法笔者没看懂。
(4)建议修整好树脂后等20s(这个过程中可多角度观察)再光照,等待树脂润泽。笔者理解为膏体树脂轻微的流动,减少缝隙、雕刻痕迹。
3.2020-不同表面处理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性病损粘接性能的影响
下载链接
(1)楔缺处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釉质、牙本质破坏,形成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牙本质小管内沉积磷灰石结晶,封闭小管),表面还有一层15μm厚的高度矿化层(矿化的细菌群落),未矿化的丝状细菌层。笔者的体会是如果不用毛刷清洁,或者只酸釉质,在楔缺龈方洞壁和树脂之间有时会出现一条白线,怀疑是软垢(可能是丝状细菌层)。
(2)在树脂充填时,耐酸蚀的结晶柱突出于牙本质小管,酸蚀后缺乏胶原纤维,无法形成正常厚度的混合层。
(3)酸蚀前用金刚砂打磨牙本质。目前的研究发现是否打磨对粘接强度没有明显影响。
(4)磷酸酸蚀牙本质,或者多涂一会儿自酸蚀剂。近10年(2010-2020)的报道,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还是要增加涂自酸蚀剂的时间。
(5)EDTA处理牙本质。目前认为有效,但研究较少。
(6)激光处理牙本质。目前认为Er激光、Nd激光有效。
(7)釉质做斜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笔者推荐还是要做斜面。
(8)选择性酸蚀,有效。
二、修复
(一)固定修复
第一节 修复方式
1.2011-单端粘接桥的研究进展
下载链接
(1)文章认为2单位单端粘接桥的成功率比传统双端粘接桥更高。单端桥修复上1、上3的失败率最高。
(2)2单位单端桥可以修复前牙或前磨牙的单颗缺失,需要基牙足够的合龈距、釉质,牙周健康、无明显松动。
(3)建议增加固位设计,包括:
①环抱固位,至少180°,对后牙基牙可增加到270°。
②合面覆盖,在后牙合面把C形固位体的尾部连接,跨咬合面形成带有支托杆的D形。(没搞懂什么意思,没配图。可能是说3/4冠在预备轴面的基础上把合面也预备了)
③固位体材料。
④足够的合龈距、釉质粘接面。
⑤邻面沟等其它固位形。对于根管治疗后的牙,为了减少磨牙量,可做冠内针道而非冠外针道。
(4)单端桥在正中、侧方时应仅有轻微咬合,桥体避免做成磨牙形态。尖牙为基牙、前磨牙为桥体时,应该把桥体的腭尖磨开。磨牙基牙+磨牙形态桥体,杠杆作用巨大,尽量避免。
2.2018-关于全锆冠的几个问题
下载链接
(1)传统氧化锆为了美观,采用氧化锆底冠+饰面瓷的做法(porcelain fused to zirconia,PFZ),这是一代锆;目前使用更多的二代氧化锆改变了配方、晶相结构,透光性好,是单层的高透氧化锆(可能是指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临床常用的有Zenostar ZR Translucent(威兰德公司,德国),upceraZirconia超透瓷块(爱尔创公司,中国),Lava Plus High Translucency Zirconia(3M公司,美国),Cerconht Full Contour Zirconia(登士柏公司,美国)等。
(2)强度。二代锆强度很高,没有饰面瓷崩瓷的风险。在后牙合面,保证0.7mm厚度即可。
(3)对合牙的磨耗。不同于金属、复合树脂,陶瓷的磨耗行为与硬度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由粗糙度、断裂韧性决定。抛光且不上釉的的氧化锆,对对合牙的磨耗最小,甚至可以小于天然釉质。作者建议调合后高度抛光;若考虑美观,也可抛光后上釉(粗糙度会略微增加)。
(4)低温老化。一代锆在水热环境下,力学性能大幅下降。二代锆也有,但仍然有足够的强度。
(5)美观性能。氧化锆半透性不如玻璃陶瓷,建议用双固化树脂增加锆的半透性。美观稍差,但也能用。
3.2021-后牙牙合贴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下载链接
(1)合贴面指覆盖合面所有牙尖,粘接固位为主的修复体,厚度<0.6mm时称超薄合贴面。合贴面常用于修复合面浅表。只覆盖部分牙尖的是高嵌体,有髓腔固位形的是髓腔固位冠。
(2)材料方面,一般是玻璃基(二硅酸锂强度更高,白榴石增强玻璃的强度稍低,二者都可以)、树脂基陶瓷(分为2种。把无机填料换为陶瓷的复合树脂,无法烧结;聚合物渗透陶瓷,树脂基质渗透入长石质瓷)。
(3)预备形态,根据牙齿形态,尽量暴露釉质界面而非牙本质界面。
(4)预备量,大多数人认为0.6-1mm的二硅酸锂是可靠的,也有人认为可降至0.3-0.5mm。
(5)边缘,对接式最常用,也有浅凹、斜面边缘。
(6)边缘嵴是否保留,保留有利于维持牙齿强度。
(7)建议做即刻牙本质封闭IDS,减少牙髓敏感、增加粘接强度。
4.2015-后牙氧化锆树脂粘接固定桥的设计和粘接技巧
下载链接
(1)基牙近缺损区的邻面可减少预备量,把连接体往缺牙区中心拉近0.5-1mm,减低桥体的近远中径。
(2)氧化锆内表面做二氧化硅涂层。可用37%磷酸酸蚀内表面60s,以去除唾液血液污染。
第二节 预备方法
1.2014-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模拟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下载链接
(1)重度楔缺不应去除颊侧冠方悬突、强行做出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比铸造桩好(弹性模量更接近牙本质)。
2.2022-瓷美学修复中预备体边缘与修复体边缘的专家共识
下载链接 这篇文章不错
(1)修复体边缘分为刃状(又称羽状)、斜面(又称斜坡)、凹面(深浅凹槽)、肩台(内圆角、内直角)、带斜面肩台,5种(可参考 口腔修复学 ),国内外学者对肩台、边缘、完成线3个概念有一些混淆。作者提出:
①预备体/预备形,是指完成预备后的牙体组织(可能经过树脂充填)。
②预备体完成面,指预备完成后,在预备体表面形成的切割面。完成面将被修复体内表面覆盖。
③预备体边缘,指完成面与未预备牙体之间的分界区域,是一个面(平面或者曲面)。
③预备体完成线/预备体终止线,指预备体边缘和不进行修复的牙体组织间的分界线,是一条线。
④总的来说,预备体完成面包括了预备体边缘、预备体完成线,预备体边缘又包括了预备体完成线。
⑤预备体边缘宽度,指预备体边缘处的牙体预备量厚度。
(2)修复体边缘,指修复体最外侧边界,包括修复体内边缘、修复体外边缘、修复体完成线。
①修复体外边缘,指修复体边缘外侧,与口腔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
②修复体内边缘,指修复体边缘内侧,与预备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修复体内边缘附近(冠根向0.5-1mm)和预备体完成面密合,在修复体内边缘以外的修复体内表面则应留出80-100μm空间给黏固剂。
③修复体完成线,指修复体内外边缘之间的转角,和预备体完成线相对应。
④修复体边缘宽度,指修复体内外边缘之间的线距,也是目标修复空间TRS的厚度。
(3)下图中,展示了修复体和预备体的关系。这个体内空间、体外空间是作者于海洋在2014提出的概念,二者以原有牙表面为界,需要磨除的患牙部分是体内空间,修复体如果需要做的比原有牙体大就会多出来体外空间(mock-up中也有类似的概念,因为修复材料需要的厚度,和临床需要磨除的牙体量,是2个概念)。但有时也不做体外空间,则 修复体边缘厚度=预备体边缘宽度 (即患牙外形、排列都没有问题)。文章主要讨论 修复体边缘厚度=预备体边缘宽度 的情况。
(4)影响预备体边缘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修复体类型、材料种类、美观(带饰面瓷的需要更厚)、印模方式(光学印模可能无法识别过窄的预备体边缘)、加工精度。关于材料种类,可参考 口腔修复学 。
裸眼识别的最小距离为0.2mm,建议0.4mm以下的预备体边缘全程用放大设备。推荐车针预备后用釉质凿精修。超声波预备器械也很有潜力。
(5)树脂粘接时,粘接面与釉柱垂直时强度最大,平行时强度最低。
(6)作者推荐美学修复用0.3-0.5mm厚度,内圆角肩台或者135°浅凹形,后者稍微更好(保留更多牙体,便于粘接剂排出)。齐龈和龈下,龈下风险更高、预备量更多,作者更推荐齐龈。
3.2020-制备高精度牙预备体肩台的临床路径和预备方法
下载链接
(1)目前主流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透氧化锆(可能指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肩台最小只需0.3mm。也与牙位有关,如高透氧化锆在后牙就需要0.7-1mm肩台。
(2)文章提出了“三定三选三步”精准预备肩台,即:
①一定,决定修复体材料。
②二定,决定肩台位置。
③三定,决定肩台形态及尺寸。建议0.3-0.7mm的内圆角肩台或者135°浅凹形肩台,后者稍微更好。
④一选,选择预备工具。可用旋转车针、手用釉质凿、超声预备尖。目前旋转车针的ISO编码最后3位表示其最宽处的直径,而非尖端直径,建议自己测量。另外,钨钢车针预备后比金刚砂更光滑。
⑤二选,选择手机。电动手机优于气动。在预备肩台时,应保持低转速、中扭矩、少量水,建议金刚砂、钨钢最高分别40万r/min、40万,精细预备时应进一步降低。
⑥三选,选择放大设备。
⑦一步,初步预备肩台,建议放大8-10倍,预备到龈上0.5mm。
⑧二步,精细预备肩台,降低转速、扭矩,放大20-25倍,排龈后预备到齐龈,然后用釉质凿、车针、测量杆等确定肩台尺寸及形状。
⑨三步,最终抛光肩台,电动低速车针、抛光轮、釉质凿等抛光。
4.2021-关于牙体预备里的数字追问 从目测经验类比到数字引导
下载链接
(1)
这里的数据也不可尽信。据笔者所知,目前的高透氧化锆肩台最少0.3mm,后牙合面最少0.7mm。
(2)
(3)不同的加工方式对预备量也有要求,比如IPS e.max Press贴面用压铸法,边缘最小要求0.3mm;IPS e.max CAD需要切割,边缘反而最少要0.5mm,这是传统派的胜利。笔者理解为加工车针的精度、角度限制。
(4)体内空间、体外空间,还是作者于海洋的那一套。作者认为2003年意大利Gurel提出的mock-up有较大局限性(需要内收的病例只能目视磨除,mock-up材料在预备过程中容易破损脱落。笔者看完王海鹏的书后也有同样的2个疑问)。
(5)为了精确预备量、微创预备,有以下方式:
①目视引导,定深沟。对于排列、大小异常的牙齿不好用。精度也不够,需要搭配放大设备。
②wax-up、mock-up引导的牙体预备。用硅橡胶、透明膜片等做导板,牙周探针检查预备量。缺点有:导板只能检查一个截面上的预备量;牙周探针精度未达到百微米级;对需要预先磨除多余部分的患牙。
③树脂或金属的TRS导板引导。作者提出的,有3种,分别适用于简单、一般、困难的牙体预备,如下图。孔洞处需要专门的车针(带刻度,止动)进入后定深。
5.2023-后牙全锆冠龈边缘预备形式的研究进展
下载链接
(1)各种预备形式,包括刃状、深浅凹槽、肩台。另外提到BOPT,包括重新确定釉牙骨质界位置、刃状边缘、去除部分沟内壁。
(2)纵合所有因素考虑,推荐0.5-1.2mm的凹槽,或者1mm的内钝角肩台;需要微创预备时,刃状或者凹槽;对于需要二次预备伴牙龈退缩,推荐BOPT。
6.2019-基于牙体牙髓、牙周及功能健康的显微微创牙体预备
下载链接
感觉于海洋已然入魔,对于预备量的精准度要求很高。
(1)美学区各牙位唇侧釉质厚度:
第三节 其它操作
1.2022-即刻牙本质封闭的研究进展
下载链接
(1)IDS的优点:减少污染,粘接更强,减少牙髓敏感。
(2)临床操作步骤:
①牙体预备后用粘接剂处理(文章举例主要是可乐丽的SE Bond六代),具体方法见产品说明。可增加流体树脂,保护混合层。
②涂抹甘油后再固化粘接剂,或者70%乙醇棉球擦拭(推荐,最简单),或者磨光。这是为了减少粘接剂聚合后表面厌氧层的厚度,防止粘接剂与印模材粘连。然后取模,不建议用聚醚,因为聚醚聚合状态下也会与粘接剂粘连。
③临时修复,建议用聚羧粘,1w内完成最终修复。
④喷砂。若使用无填料的粘接剂,则推荐软刷+浮石清洁,或者无氟浮石膏系统抛光。有人推荐硅烷处理,但需要较厚的IDS层。
⑤树脂粘接修复体。注意修复体边缘涂甘油后再彻底固化。
2.2011-即刻牙本质封闭对瓷贴面预备后基牙敏感程度的影响
下载链接
(1)预备后、取模前的IDS可降低基牙敏感。
(2)目前认为牙齿过敏主要是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快速流动所致,包括冷热刺激。
第四节 修复病例
1.2021-口腔数字化设计在唇腭裂患者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链接
(1)展示了一例左侧唇腭裂患者固定修复。
第五节 其它
1.2022-口腔修复用全瓷材料分类及应用专家共识
下载链接 这篇文章不错
(1)介绍了玻璃基陶瓷的5个小类。其中长石质瓷透光好,强度最低(70-90MPa),应用最久;二硅酸锂增强玻璃的强度较高(300-420MPa),现在也有添加氧化锆的二硅酸锂玻璃。二硅酸锂最多可用于前牙三单位桥。其它3种强度在120MPa左右。
(2)粉浆涂塑玻璃渗透工艺,一般用镧系玻璃渗透,晶体骨架可用氧化铝、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尖晶石,强度在400以上,但现在基本被二硅酸锂、氧化锆替代。
(3)玻璃陶瓷的临床粘接处理,采用4%-10%的氢氟酸在口外酸蚀处理全瓷修复体组织面20s-120s;95%的乙醇、丙酮或蒸馏水超声振荡清洗(工作频率至少40kHz)3min-5min;无油无水的三用枪吹干;使用硅烷偶联剂或含硅烷的瓷处理剂进行修复体组织面的硅烷化处理30s。
(4)除了5种玻璃陶瓷,另一类就是氧化物多晶陶瓷,其只含有少量的非晶相。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材料。氧化铝材料临床已不使用。
(5)氧化锆陶瓷的弯曲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临床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氧化锆多晶陶瓷由氧化锆(氧化铪 2-5wt%)、稳定剂、加工助剂、颜色等组成。稳定剂可以是氧化钇(Y2O3)、氧化镁(MgO)、氧化铈(CeO2)、氧化钙(CaO)等,其中以氧化钇最为常用,含量一般为 3mol%~6mol%。
(6)当氧化锆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时(如氧化钇含量在3~6mol%),形成由四方相和立方相混合组成的部分稳定的氧化锆陶瓷,其中立方相是稳定的,四方相是亚稳定的,在外力作用下可能诱发四方相向单斜相的马氏体相变,从而起到增韧的作用。随着氧化钇含量的增加,立方相含量增高,四方相含量降低,材料的强度降低,透光率增加。当氧化锆中加入的稳定剂足够多时(如氧化钇含量>6mol%),形成主要有立方相组成的氧化锆陶瓷,消除了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此时材料韧性和强度均较差。
(7)根据氧化锆陶瓷材料透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传统氧化锆、高透氧化锆和超透氧化锆。传统氧化锆主要为3Y-TZP,1mm厚氧化锆材料的透光率为35%左右;高透和超透氧化锆主要是通过增加稳定剂(氧化钇)的含量,提高立方相氧化锆晶体含量来实现,但是强度也相应降低,一般情况高透性氧化锆的透光率在40%左右,超透性氧化锆的透光率可高达50%。
(8)氧化锆修复体的粘接一般采用50微米氧化铝颗粒喷砂,压力为0.1MPa、距离10mm、持续20秒;然后在99%异丙醇中超声清洗3 分钟,再用加压无油无水空气干燥;最后使用含MDP的粘接树脂直接粘接或者使用含MDP的处理剂处理后树脂粘接。
(9)氧化锆氧化铝复合陶瓷强度高,透光性较差,目前主要用于基底冠的制作。
(10)热压铸陶瓷,临床上也简称为“铸瓷”,又称注射成型玻璃陶瓷(injection-molded Glass-Ceramic)、注射成型牙科陶瓷(injectable dental ceramic)或预压陶瓷(pressable ceramic),是采用注射成型法(热压工艺),将陶瓷在熔化状态加压注入型腔制作全瓷修复体的陶瓷。主要包括二硅酸锂热压铸陶瓷和白榴石增强热压铸陶瓷。
笔者在这里的疑问是人卫口腔修复学(见 口腔修复学 )专门强调了热压铸是把软化而非熔化的玻璃压铸。可能工艺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