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系列课程3——小牙片的辨认与分析
第一节 小牙片基础
第二节 辨认实例
第三节 总结
本文写于2025年,由笔者自己总结。
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https://lisper517.top/index.php/archives/3988/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口腔小牙片的辨认与偏差分析。目前只见到过老师讲怎么看拍摄正确的小牙片,没有听过讲解怎么通过牙片判断拍摄时投照偏差的方向,所以偏差分析这部分是笔者独创的。
第一节 小牙片基础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翻转、仅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时,小牙片可以看作是从全景片上截取的局部,小牙片可以看作是从全景片上截取的局部,小牙片可以看作是从全景片上截取的局部。
2.小牙片的投照角度可以分为平行投照与角平分线投照,临床一般采用的是角平分线投照(球管垂直于底片与牙长轴的角平分线):
如果采用平行投照(底片与牙长轴平行,且球管与底片、牙长轴垂直。此时拍出来的失真最小),但需要专用的器械:
3.读小牙片考验功力的主要是判断方向偏差。在近远中上,球管到底是偏近中了还是偏远中了?在高度上也可能偏差(球管偏患者头顶,还是身体下方),是偏高还是偏低?判断方向偏差的主要用处是在下一次拍摄时修正方向,其次也可以在更高难度的判读时派上用场。当然,也不是所有小牙片都能光从读片上看出偏差方向的。
在近远中出现偏差,如下图所示:
4.其它的问题
(1)曝光度不足:
另外,以笔者个人的经验,如果底片离牙齿太远,也会出现过曝的情况,类似上图第3张图。这一般发生在笔者试图手动拍平行投照片时,会发现片上的部分正常(贴着牙槽骨的部分)、部分过曝发黑(远离牙齿的部分)。
(2)球管没对准底片:
会发现小牙片上出现圆形影,圆弧外为白色(没曝光):
(3)封套显影:
有时见到封套也显影在牙片上,可能是读片时没有取下封套。
5.笔者个人的拍摄经验:
(1)前牙竖着放底片,后牙横着放。把需要拍摄的牙放在底片中心。
(2)对于后牙,用手指按着小牙片上缘,底片大概高出合面5mm左右。
(3)剩下的就是如何调整球管投照方向。
第二节 辨认实例
小牙片辨认实例-1
1.牙位辨认
F,12y,拔除BD4后拍小牙片,要求辨认。第1、2张图片为同一图片旋转180°,第3、4张图片同理。
直接带入全景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先看牙位,分别如下:
如果上图是正确位置的话,很明显处于全景片上的A区:
但又知道拔的是BD4,因此该小牙片需要旋转180°才是正确位置,并且拍的是D区:
第二张小牙片,同样先看牙位:
这明显不可能,所以正确的牙位如下:
上图位于全景片的C区,也不可能。
所以这张小牙片需要转180°,位于B区:
另外一点,该小牙片可以明显看到上颌窦底、鼻腔壁,肯定是上颌:
2.偏差判读
首先看B4小牙片,可以辨认的结构如下:
都能看到鼻腔壁了,其拍摄时球管放的位置只可能是极端靠前或者极端靠后:
极端靠后基本不太可能,因为受到拍摄机器的限制;因此B4片子是球管太靠前了。
那么在另一个方向上,球管是偏头顶了还是偏身体了呢?首先可以根据托槽,推断出颊舌尖(患者粘了唇颊面金属托槽):
不同的投照方向如下图:
很容易推断出球管是偏头顶了,因为片上的颊尖远远低于腭尖:
因此B4牙片的问题是球管太偏近中、偏头顶。
再来看D4的小牙片,可辨认如下结构:
先分析近远中。56、67都有重叠区域,说明近远中向有偏差:
分析的关键仍然在于托槽。片上看,托槽都偏远中,因此球管是放在近中投照的(下图画的是上颌前磨牙)。如果按正确位置,托槽应位于牙齿中央。
根据托槽,也可以分析出颊舌尖:
很容易想到,球管偏身体了:
因此D4牙片的问题是球管太偏近中、偏身体。另外,根据其球管偏近中的信息,也可以推断出牙片上D6的牙根:
小牙片辨认实例-2
1.牙位辨认
很明显可以看到上颌窦底,因此该牙片是上颌;放在全景片上,此片应该是B4-7。
2.偏差判读
上颌磨牙的典型形态如下(下图依次为A6、B6)。近舌尖最大,远舌尖最小;近舌尖、远颊尖以斜嵴相连。
根据牙尖的相对大小,最大的是近舌尖,最小的是远舌尖,因此可以标出B6的牙尖,进而标出B5牙尖:
B5颊尖偏远中,因此在近远中方向上,球管偏近中了:
B56颊尖都比舌尖低,因此球管偏头顶了:
再来分辨一下B56的牙根。因为球管偏近中,所以B5在牙片上偏远中的一定是颊根;B6的近颊根分辨不清,无法标注: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结论:拍上颌磨牙时,超出上颌窦底最多的牙根,一般是腭根。
小牙片辨认实例-3
1.牙位辨认
明显这是下颌,能看到下颌升支前缘的致密骨皮质,以及下颌神经管。代入全景片,可知这是C5-7:
2.偏差判读
更宽大的是C5颊尖,因此牙片的C5颊尖更靠上,说明球管偏身体:
近远中向倒没有什么偏差。
小牙片辨认实例-4
1.牙位辨认
这是一颗牙的试尖、根充片。
看到上颌窦底,说明是上颌。代入全景片,可知这是A4-7:
比较重要的是判断超充的根管是哪个。正常来说,小牙片上恰填的标准是距离根尖0.5-2mm(因为根管开口距离解剖根尖有些距离,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恰好在根尖);大多数情况下,小牙片上恰填,就意味着超填。上磨牙一般有近颊、远颊、腭根三牙根,综合判断应该是腭根超充,原因有:
(1)从根管口、中上段看,超填的根管在另外2根管中间,说明是腭根。根管口不太容易受到投照角度影响(相对于根管下段),只要不是偏的离谱,很难出现腭根管口在近颊近中或远颊远中的情况。
(2)从牙根的粗细看,超填的牙根最粗。
(3)该牙根与上颌窦重叠。
2.偏差判读
无法判断偏头顶还是偏身体。
近远中向,球管可能是偏近中(但也可能是近颊根本身往远中弯曲,因为B45的牙根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异常)。
小牙片辨认实例-5
1.牙位辨认
这是同一颗牙堆甲壁,到试尖、根充片。
明显这是D6。
2.偏差判读
首先辨认颊舌尖。患者的舌侧尖大部分都补过、很平滑,近颊尖、远颊尖之间则有一条明显的沟,因此根据有无沟可以区分D6的颊尖、舌尖,同理可以得出D5、D7的颊舌尖:
D5的舌尖比颊尖低,因此球管偏身体;D5的舌尖比颊尖更偏远中,因此球管偏远中。综合起来,球管是偏远中、偏身体。
下一步是分清D6的根管。上磨牙的近颊、远颊、腭根在小牙片上是自然分开的,但MB2存在时会与近颊(MB)重合;下磨牙一般根管为近2远1,即近颊、近舌、远中3根管,近颊、近舌会重合。已知球管是偏身体的,那么从冠状面看,示意图如下:
当球管偏身体时,近颊根管比近舌根管更靠上,因此根管如下:
另外,球管偏远中,因此近颊根管会比近舌根管更偏近中,这也是对的上的:
第三节 总结
1.小牙片可以看作是局部的全景片,据此判断牙位。
2.小牙片最常用的投照角度可以分为平行投照与角平分线投照,临床一般采用的是角平分线投照(平行投照则需要专门的器具)。
3.判断投照方向偏差时,需要利用一切可知的信息,包括解剖结构、牙尖形态、根管走行、牙根粗细等等。
4.上颌磨牙,超出上颌窦底最多的牙根,一般是腭根。
5.在试尖时,最常混淆的根管是上磨牙的MB与MB2;下磨牙的近颊、近舌根管;前磨牙的颊、舌根管。为了辨认根管,可用的方法有:
(1)牙胶尖做不同的记号,比如尾端偏向不同的方向,或者一个用橡皮片(止动片,K锉上借用一个)、另一个不上橡皮片。
(2)在拍摄时故意将球管偏向近中或者远中。
(3)部分试尖,比如对上磨牙只插MB拍一张试尖,然后只插MB2再拍一张。